智慧校园平台     |     电子图书(校园)     |     省示范专业建设     |     办学成果展示    
新闻详情

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春2021届、2022届学生返校须知

发表时间:2020-04-07 00:00作者:管理员

   

根据省、市、县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,经市、县两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指挥部核查批准,我校已达到复学条件,现将2021届、2022届学生返校相关事项告知如下:

一、学生返校时间

         2021届学生分三批返校

1、未参加实习学生及3月29日24时前结束实习并返回苍溪学生,4月13日8:00-18:00返校

2、4月2日24时前结束实习并返回苍溪的学生4月17日8:00-18:00返校

3、4月9日24时前结束实习并返回苍溪的学生4月26日8:00-18:00返校

(二)2022届学生2020年4月13日8:00-18:00返校

(三)2021届、2022届“9+3”学生学校组织车到阿坝统一接学生返校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
二、学生返校条件

        (一)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才能返校。

1、身体健康,无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无流行病史。

2、健康码为绿码,且近14天行踪轨迹未到过重点疫区。

3、近14天与“五类人员”无接触史。

(二)有下情形之一的学生,一律暂缓返校。

1、健康码为红码、黄码学生。

2、从外地返回,特别是从重点疫区返回的学生,进行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未满14天。

3、有发热(如体温高于37.3℃)、咳嗽、气促、感冒等身体异常的学生。

三、返校前的准备

          1、建议每名学生准备适量的口罩,体温计1支,洗手液1瓶或肥皂1块。

2、要带上校服、校牌,准备充足的衣物(多带春夏装)等学习、生活用品。

3、整理好个人仪容仪表,不着奇装异服,不留怪异发型,仪容仪表不规范的学生,杜绝入校。

4、建档立卡贫困户带上相关资料,特异体质学生带上相关证明。

5、返校前继续每天如实报告自身健康状况和行踪轨迹,尽量不外出

6、3月20日起从境外和湖北返回的学生按县教科局要求接受核酸检测

四、返校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

          1、上学时,若有条件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可由家长护送孩子到校,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如需乘坐,务必戴好口罩,做好自我防护。

2、开学当日学校在校门口设立四个通道,汽修、数控、农学三个专业的学生走工程技术专业部通道;学前教育、服装、旅游、建筑四个专业的学生走综合专业部通道;电子、计算机、财会三个专业学生走信息专业部通道;教职工走教职工专用通道。排队时保持1米间隔距离。

3、学生进校必须佩戴防护口罩,用手机扫描广元市健康通二维码、轨迹码以及进行体温测量,体温无异常者登记后方可入校,流程如下。图片1.jpg

        4、开学当日学生家长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内。

5、学生入校后在充卡室有序排队免费更换就餐卡。

6、21届未实习和3月29日前结束实习学生报到安排。

1)计算机专业、财会专业、电子专业到盛丽老师(13550976545)处报到注册。

2)汽修专业、农学专业到邓通老师(18040462297)处报到注册。

3)数控专业学生到原班报到。

4)学前教育一、二班学生到邓旭斐老师(15883931724)处报到注册。

5)学前教育三班、建筑、服装、旅游专业学生到汪春老师(18160081707)处报到。

7、开学当日学生18:30前进入教室,由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,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,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、《在校学生一日常规》及传达相关纪律要求。

五、返校安全事项

          1、注意交通安全,不骑乘摩托车、不乘坐无营运资质车辆。

2、上学途中要坚持家庭、学校两点一线,不到其它地方逗留。

3、防溺水、防火、防盗、防诈骗等,切不可粗心大意,避免安全事故发生。

4、按规定时间到校,不能提前或延迟。

六、学生入校后的管理

          1、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,学生进校后无特殊情况严禁外出。

2、每天进行晨午晚三检,有异常情况学生要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,对有发热、咳嗽等异常情况者一律隔离观察。

3、学生出入教室寝室,上下楼梯,严格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行走,休息时间不扎堆、不聚集,串楼层、教室、寝室。

4、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。饭前便后必洗手,不能饮凉水,不能吃生食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垃圾,废弃口罩放入口罩垃圾桶内,口罩垃圾桶不能扔放其它垃圾。

5、学校实行错峰放学、就餐,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,合理安排学习、锻炼和休息时间。

6、保持乐观积极心态,传播青春正能量,营造健康、积极、向上的校园氛围,共创安全、和谐、美丽的校园环境。

附:广元健康通和行踪轨迹二维码


图片2.jpg



分享到: